溫馨提醒:建院60多年來,醫院全體員工發揚“厚德、精醫、敬業、創新”精神,堅持以“救護生命、關愛健康、真心呵護、誠信服務”的宗旨,努力以精湛的醫術、良好的醫德、優美的環境,為病員及家屬提供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為全縣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咨詢電話:0834-8531121
摘 要: 教學和科研是高校教師的主要職能,青年教師作為高校教學與科研的主力軍和新生力量,更應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文章分析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的良性互動關系,并提出具體方法和措施。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6767002.htm
關鍵詞: 青年教師 教學 科研 良性互動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高考不斷擴招,高校對教師資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高校吸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擔任教學工作。青年教師既是高校教學的主力軍,又是科研的新生力量。然而,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很難權衡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偏廢任何一方面都將給高校及教師本人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高校青年教師正確處理好教學和科研之間的關系,權衡好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之間的平衡,促進二者良性、共同發展是非常必要和關鍵的。
二、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與科研的現狀分析
目前,高校青年教師對教學與科研關系的認識存在兩種極端態度。
一種是從一個校門跨入另一個校門的青年教師,自身缺乏授課經驗,剛剛從事教學工作難免在查閱教學資料、備課、上課、批改學生作業方面占用大量時間,耗費精力,本身無暇顧及科研,形成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甚至不搞科學研究,造成教學與科研脫節,最終導致授課缺乏實際科研應用實例。教師授課時很少理論聯系實際,往往利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照本宣科,無法結合實際對知識進行擴展和引申[1]。因為學生沒有介入對知識的探索、理解和發現過程中,無法靈活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
另一種是剛剛開始職業生涯的青年教師沿襲研究生階段的思想,過于強調科研,而使處于中心地位的教學工作得不到足夠重視,致使部分青年教師普遍認為科研是“硬指標”,教學是“軟任務”,將教學看做可有可無的任務,從根本上輕視教學,使教學受到嚴重沖擊,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學生質量下滑[2]。
因此,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青年教師偏廢教學和科研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必須從觀念上轉變對教學和科研關系的認識,尋求教學與科研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有效契合,努力尋找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的良性互動方法和措施,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校的總體實力,提高學生的質量和就業水平。
三、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的良性互動發展對策
1.樹立教學與科研并重的思想,二者相得益彰。
教學是科研的基礎,指導和推進科研的發展,是科研后備力量儲備的必要途徑??蒲惺墙虒W的目的,對教學具有反饋作用??蒲杏兄谕晟平虒W系統,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科學,增強學習激情,明確發展方向,有助于擴大教師的職能,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理論和實踐結合,推動社會進步。科學合理地把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努力實現以教學推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關系,促進二者共同發展,對于提高教師總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知名度、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都是非常關鍵的[3]。
2.教學與科研內容相結合,相互滲透。
青年教師的科研活動要與教學緊密結合,一方面,青年教師要把科學研究成果和方法引入和滲透到教學環節中,將科研課題分解作為教學示例推行研究性教學。另一方面,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差距不大,憑借其良好的溝通能力,吸引學生參與到科研課題中,借此培養學生的思維及終身學習能力。以大學生科研創新平臺為依托,建立“課題項目團隊”,促進科研和教學有機融合,提高教學質量和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通過參加“課題項目團隊”,不僅可以熟悉課程基本知識,還可以了解本專業的最新動態,擴大視野。
因此,倡導教師將科學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真正實現教學與科研的良好循環和互動。
3.著眼長遠,多參加培訓和學術會議,探尋新思路、新方法。
由于青年教師在爭取各種課題上的經驗不足,導致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得不到提高,但是他們有研究生階段做科研基礎,對工作有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因此,青年教師要利用教學閑暇時間,多輔助老教師做科研,承接課題,慢慢組建一支與專業接軌的科研團隊,提高整個專業的科研水平,將科研成果及經驗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另外,青年教師應著眼長遠,主動爭取參加各類精品課、課題培訓和學術會議,積極向專業的教學研討會、學術會議投稿,從與名人名家的交流中發現符合時事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掌握學科前沿水平。青年教師可以將學科領域最前沿的學術成果不斷充實到自己的課程體系當中,以彌補現有的課程體系與最新知識成果之間的知識斷層。
4.經常與企業交流,尋找與企業的有力契合,承接橫向課題。
高校青年教師大多是從一個校門跨入另一個校門,社會經驗少、閱歷不足,導致授課偏重理論性,缺乏實踐性教學環節。高校青年教師的授課普遍照本宣科,缺乏旁征博引的能力,講課效果往往令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青年教師可以在授課之余進入校企培訓基地、企業博士后工作站、或者利用寒暑假以到企業掛職鍛煉等多種形式進行社會實踐。一方面,提高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加強青年教師技術應用和創新素質培養,將了解到的有關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和實踐多元要素融入教學體系建設中,培養“雙師型”素質。另一方面,通過在企業中學習鍛煉,發掘企業發展中的瓶頸,利用積累的科研能力申請解決企業中遇到的問題,加強與企業的橫向交流,盡量承接橫向課題。通過做橫向課題,最終達到以科研促進教學的目的。
教學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強校之路。教學與科研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構建高校的育人環境。青年教師肩負學校的希望,學校未來發展必須依靠青年教師。教師的聲望和價值應通過教學成果和科研成果共同體現。青年教師應努力找到教學與科研的最佳契合點,用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實現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